18033440012

欢迎访问深圳市国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官网!

24小时服务电话:

行业动态

为您提供专业,快捷,满意的认证咨询服务

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行业动态 >> 广东充电宝厂商必看!CCC认证流程超详解,错过这篇亏大了
详细内容

广东充电宝厂商必看!CCC认证流程超详解,错过这篇亏大了

时间:2025-08-08     作者:国为检测

在深圳华强北某充电宝工厂的车间里,王老板正对着一堆被退回的货发愁 —— 这批准备发往商超的 2 万件充电宝,因未完成 CCC 认证被市场监管局拦下,光仓储和返工损失就超过 80 万。“以为贴个标志就行,哪知道认证这么复杂!” 作为广东充电宝产业带的典型案例,王老板的遭遇并非个例。广东作为全国充电宝产量占比超 70% 的 “大本营”,每年都有不少厂商因不懂 CCC 认证流程栽跟头,轻则罚款下架,重则失去市场准入资格。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,广东充电宝厂商办理 CCC 认证的 “通关秘籍”,从申请到拿证的每一步都藏着哪些 “省钱又省时” 的技巧?那些让厂商血本无归的坑又该如何避开?

一、先搞懂:CCC 认证对广东充电宝厂商来说,是 “护身符” 还是 “紧箍咒”?

1. 没 CCC 认证,充电宝就是 “三无产品”

在广东充电宝产业带,CCC 认证被称为 “生死证”—— 根据《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》,所有在国内销售的充电宝(移动电源)必须通过 CCC 认证,否则不仅不能上架电商平台、进入商超,还可能面临 “没收产品 + 货值 10%-20% 罚款”。2024 年广州某电商产业园专项检查中,就有 12 家商户因销售无 CCC 认证的充电宝被处罚,总罚款金额超 300 万元。


为什么广东厂商更要重视?因为广东是充电宝生产和出口的核心区,很多厂商既有内销又有外销,而 CCC 认证是内销的 “硬性门槛”。某东莞厂商的经历很扎心:他们的产品通过了欧盟 CE 认证,却因没办 CCC 认证无法在国内销售,眼睁睁看着同行抢占市场,错失年销 5000 万的机会。

2. CCC 认证不只是 “贴标志”,是对安全的 “硬担保”

充电宝作为锂电池产品,安全风险不容小觑。广东消防部门的数据显示,2024 年全省因充电宝自燃引发的火灾中,未通过 CCC 认证的产品占比高达 82%。而 CCC 认证的核心就是通过严苛测试,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—— 从电芯质量到电路保护,从外壳阻燃到电磁兼容,每一项测试都对应着实际使用中的安全隐患。


某检测机构对广东市场的抽检显示:未认证的充电宝中,30% 存在 “过充保护失效” 问题,25% 的电芯循环寿命不足标准的一半,15% 的外壳阻燃性能不达标。“CCC 认证就像给充电宝上了‘安全保险’,” 从事认证审核 10 年的李工说,“通过认证的产品,自燃风险能降低 90% 以上。” 对广东厂商来说,一张有效的 CCC 证书,不仅是合规的前提,更是赢得经销商和消费者信任的 “通行证”。

二、广东充电宝 CCC 认证全流程拆解:六步通关,每步都有 “广东特色” 技巧

第一步:明确认证范围,别让 “产品分类” 卡脖子

广东充电宝厂商的产品往往花样多 —— 有的带无线充电,有的带数显屏,有的做成卡通造型,这些都可能影响认证分类。CCC 认证对充电宝的定义是 “便携式锂电子蓄电池组”,属于 “0911 类” 产品,但带额外功能的需特别注意:


带无线充电功能的,需额外测试无线充电模块的电气安全;

带 USB-C 快充的,要符合快充协议的安全要求;

内置其他功能(如小夜灯、风扇)的,需单独评估这些功能对主电路的影响。


某深圳厂商就栽在分类上:他们的 “充电宝 + 台灯” 二合一产品,因未申报台灯功能的安全测试,认证申请被打回,耽误了 20 天上市时间。建议广东厂商在申请前,先登录认监委官网查询 “0911 类产品界定标准”,或找本地认证机构确认,避免因分类模糊走弯路。

第二步:选择认证机构,优先找 “家门口” 的正规军

广东作为认证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之一,有不少权威认证机构的分支机构


正规机构的判断标准:


在认监委官网备案(可查机构代码);

有充电宝认证经验(要求提供近 1 年广东地区的案例);

能提供 “测试 + 审核” 一站式服务(广东厂商可节省异地奔波成本)。

某中山厂商选择本地机构后,测试样品当天送达,审核员上门只需 1 小时车程,比找外地机构节省了 5 天时间和 2 万元差旅费。

第三步:准备申请资料,这些 “广东特色问题” 要提前规避

广东充电宝厂商多为中小型企业,常因资料不规范耽误认证。核心资料包括:


企业资质:营业执照(需包含 “移动电源生产” 经营范围,广东部分厂商因超范围经营被驳回);

产品资料:电路图(需标注保护电路参数)、PCB Layout 图、关键元器件清单(电芯、保护板型号必须明确);

合规声明:承诺产品符合 GB 35590-2017 标准,生产过程符合质量体系要求。


某惠州厂商的 “致命失误”:关键元器件清单漏填电芯供应商信息,审核员要求补充时发现,他们用的电芯未通过 3C 认证,不得不更换供应商,重新测试多花了 15 天。广东厂商供应链发达,但别忽视 “元器件合规”—— 电芯、保护板等核心部件必须有合规证明,这是资料审核的 “红线”。

第四步:型式试验,充电宝的 “全身体检”,广东厂商最容易栽的环节

型式试验是认证的 “核心关卡”,由认证机构指定实验室完成,测试标准为GB 35590-2017《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》。广东厂商因追求性价比,常在此环节出问题。


核心测试项目及广东厂商常见坑:


过充测试:在 2 倍额定电压下充电 24 小时,不得起火爆炸。某东莞厂商为提升充电速度,保护板参数设置过松,测试中出现鼓包,直接不合格;

短路测试:正负极短路后,观察 1 小时。某深圳厂商用劣质保护板,短路后未及时断电,测试失败;

温度循环测试:-40℃~85℃循环 10 次,电池容量衰减率不得超过 20%。广东夏季高温,此测试对本地厂商尤为重要,某厂商因电芯耐高温性能差,衰减率达 30%,不得不更换电芯;

跌落测试:1 米高度跌落至水泥地,外壳不得破裂、电芯不得暴露。某中山厂商用超薄外壳追求轻便,跌落测试后开裂,被迫增加外壳厚度。


建议广东厂商在送样前先做 “厂内预测试”,特别是与本地实验室合作,提前发现问题,避免正式测试失败浪费时间。

第五步:工厂检查,生产一致性 “找茬”,广东小厂最易忽视

型式试验通过后,认证机构会派审核员到工厂进行初始工厂检查,重点查 “生产的产品与测试样品是否一致”。广东很多小厂因生产管理粗放,常在此环节出问题。


检查重点及广东厂商应对技巧:


关键工序管控:匀浆、涂布、封装等工序必须有参数记录。某江门小厂因未记录焊接温度,被开出不符合项,建议用 “生产看板 + 电子记录” 双重管控;

进货检验:电芯、保护板等必须每批次抽检。广东厂商供应链快,但别省略检验,某厂商因未检电芯容量,导致批量产品容量不足,检查未通过;

例行检验设备:接地电阻测试仪、耐压仪等必须在校验期内。广东部分厂商设备老旧未校准,测试数据无效,建议定期联系本地计量机构(如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)校准。


某珠海厂商的聪明做法:提前 3 天进行 “模拟审核”,让有经验的员工扮演审核员,发现 3 处潜在问题并整改,正式检查一次性通过。

第六步:获证后监督,不是 “一证在手万事大吉”

拿到 CCC 证书后,认证机构会进行获证后监督(每年至少 1 次),采用 “飞行检查” 模式(不提前通知)。广东厂商因产量大、周转快,更要注意持续合规。


监督检查高频问题:


偷偷更换电芯品牌或型号(某深圳厂商用便宜电芯替代认证电芯,被查出后证书暂停);

生产工艺变更未报备(某佛山厂商简化封装工序,导致产品防水性能下降);

CCC 标志不规范(标志尺寸太小、位置不明显,广东部分厂商图省事贴歪标志被投诉)。


建议广东厂商建立 “证书管理台账”,记录证书有效期、关键元器件变更、监督检查时间等,设置到期提醒,避免因疏忽导致证书失效。

客户服务

联系方式
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

18033440012

深圳市国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


咨询热线:18033440012

业务联系人:杨先生

公司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航城街道黄田社区锦文数字谷北座108

本网站信息版权为国为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粤ICP备13056570号-3



seo seo